世多俗成,习以为常后甚至无法忍受改变,一如穿袜子之事,久经红尘的父亲认为要将美好光滑的一面展现在外,而不染俗尘的儿子却觉得,袜子不是为了穿给别人看的,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对此,我以为,知世故而不世故,守本真而不执迷,或许才能破除迷雾,活出自我。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何必为了世俗的桎梏,忤逆自己的本真?余华说:“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代替的。”愚深以为然。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正是因为如此,世界才得以纷繁多姿,绚烂万般。试想,如果众生千篇一律地过生活,所有人每日做着一模一样的事情,经历一模一样的生老病死,那也就没有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慨然,没有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不羁,更不会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英勇……所以啊,真正的智者与勇者,总是能破除俗世规定的迷雾,认清自己的本真,并竭尽全力地去守护它。
只是,“比起我们个人的看法来,公众舆论是一个软弱的暴君”,它没有真理的支撑,仅靠着人群的信奉狐假虎威,披着清醒者一眼就能看透的伪装,反倒去残害那些指责他不是的人。在小脚盛行的时代,便纵裹得女童痛泪直流, 狠心的父母还是能忍心敲断孩子的脚骨,以期能长成世俗期盼的“三寸金莲”,而那些因拒绝缠足而被称之为“叛逆”的不容于世的女子,最终只能独自承受来自全世界的暴力。在今天看来,我们自是知道“缠足”是陋习,而当我们身处其中之时,又是否能够做到坚守本心,“众人皆醉我独醒”呢?此刻,坚信袜子应该为人而穿的父亲,或许就是那个“暴君”……
真正成熟,应当是知世故而不世故的,是守本真而不执迷的。一如周国平所说:“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然而,世俗自有世俗的道理,社会的和谐繁荣,往往也是因着一群人对于秩序的遵守。我们对此应当有清醒的认知,不能沉醉于“与众不同”的幻梦,而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的客观思考,然后才做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不是穿给别人看的”一句话背后,隐藏的是儿子对于父亲想法的清醒认知。
个人要有独立的思考,民族更要有独立的意志。
陈寅恪说:“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畴昔,国民政府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却使得垄断资本雄起,军阀割据混战,民不聊生,国力更弱于前;畴昔,我党摸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照搬苏联经济政策,旋即步人后尘,更加落后……可见,国情各有不同,国家的发展也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人各不同,不必媚俗。愿诸君都能以独立之思考,破除迷雾,活出自己,收获真正成熟的硕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