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圣母院广场前看不到鸽子,市政府账单上多了一笔停战日的焰火支出,教堂周边的女贞落下最后一片叶子,晚报上的诗歌专栏也多了些描写雪景的抒情诗时,你要知道,巴黎的冬天就真正来到了。
住在拉丁区的诗人们分为两种:一种不慕钱财,一种追名逐利。后种总是占大多数。他们整日写诗,然后寄给有名望、有头衔的文人,或者报社的编辑。寄信时,他们常常写些真挚的奉承话,然后盖上火漆,用漂亮的意大利手写体写上问候的话语;如果是寄给编辑,则写些关心问候他们繁忙公务的句子,那语气和架势简直比最体贴的情人还要温柔,还要关怀他们的身体与工作。但当给编辑发出的又一次信件石沉大海,者收到一封不带任何感情,仅仅印了个编辑部主任签名的退稿信,他们就要拍案发怒。还要在自己的阁楼里大声咒骂那群编辑,好像比最脾气暴躁的太太还声色俱厉。
而埃洛伊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几年前从大学的古代诗歌系毕业后,拎着-一个红色漆皮小行李箱,在拉丁区租了一间这样的小阁楼。用以写诗,创作,以及给编辑们写奉承话。就像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为美第奇呈献的献词,或者康德在出版著名三大批判时敬献的序言样,他把这样的奉承话称为“当代艺术必经的途径”,只要有人批驳他的做法,他就援引出一系列古代史中的典故来驳倒他,这也导致他被人们称为“啃史书的诡辩家"。
埃洛伊的平日作风却真像个真正的诗人,他总是戴着丽池公园里文艺老头们戴的贝雷帽,穿着拿破仑时代样式的灰风衣,像于连一样把卷发披在脑后。
到了冬天,他就围上厚厚的方格子围巾,一副艺术家派头。 而这个冬天也不例外。不仅如此,他还要费精力写些与冬天的意 象有关的东西, 因为报社乐于看到有和季节时令所相符的诗次,刊登在他们的专栏。好像因为这样,这些报纸的版式看上去就更漂亮,价格好像也就能提高几毛钱似的。
这个平常的下午,窗外不紧不慢地飘着雪花, 他扣上帽子,出门寻找灵感。在下楼梯时他想,人的思想本来是为自己控制,如今却要为写出点略微动人的诗篇,就得百般迁就自己的想法,好让灵感缪斯眷顾它。埃洛伊所追求的无非是两件事:乏善可陈的用以缴纳房租的稿费,以及让他挂念的心上人葛莉娅。
走在街上,他的帽子上落满了细雪,无声地化开在廉价的棉布里。好像有什么想法如同冰凉的雪水样进入了他的思维。他的思绪开始跑偏,他是个博学的人。而这类人都有一个古怪的特点,总是在闲暇的时候思接千古,前些日子他的朋友赫尔雷就因为走在大街上左思右想而撞上了一位伯爵小姐,那小姐也是通情达理,见他身无分文就没再追究。
这类人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若是他们愿意为政治效劳,或者在什么国家单位做事,他们的生活会很滋润,地位也会随着工作年份而水涨船高。但很多这类自恃才傲的人都不乐意为他们奔走,听他们差遣。很多嫉妒他们才气的人也以此而“可怜”他们自找穷苦。想到这里他却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那类人。但是我们的读者再回过头来看,他奉承那些执掌退稿权的编辑们,又和很多文学生给政府官员办事儿有什么区别呢?只不过是前者得到认可,后者只得到报酬而已。
这几天是房子交租的最后期限,如果他明天不能把房租交上,那么房东先生就会赶他走,心上人葛莉娅也会觉得他不可托靠。
这就意味着他必须得在今天写完诗稿,去邮局寄给报社,然后祈祷能过稿,最快的情况下把稿费寄过来,才能免于被房东先生赶出家门的命运。因为一旦有人交不上房钱,这个房东就会拿个大推车, 把他的行李装上去,- 路丢下山坡。而且只要他这样做了,就不再给那个可怜租客拖延的机会,因为不出两个小时,就会有新的租客搬进去一-这一点是远近闻名的。
这事换到其他人头上,会先去找灵感,写诗,然后下午就去邮局发加急件,但是我们的埃洛伊先生却开始浮想联翩。古代的艺术家都备受尊崇,而现代的诗人如他,却在房东先生的逼迫下苟且度日。达芬奇的住所被弗朗索瓦一世指派在自己的寓所旁,他尊崇他的创作,把他的画作小心翼翼地张贴装裱在最显眼的走廊中。同样是艺术家,他自己却被编辑的喜怒哀乐支配,他没退的诗稿也被捡去当柴火。退一万步讲,古代艺术家们至少不会被房东先生胁迫着生活,拿着一杆杆子在拉丁区一座私人寓馆到处敲玻璃收房费。埃洛伊绊到了一块小石头,这使他踉跄了一下。
但却没有让他摔倒。这并没有打断他的思绪,让他回忆起来自己还要写诗交房租这码事。反而让他想到了葛莉娅,想到她浅金色的头发,在阳光下好像是浅湖泛着软软的水波。也想起她深栗色的,小驯鹿一般的眼睛。当他深深地凝望它们,抚摸着她柔软的金发时,他就会因为她那令人震颤的美而不安起来。
虽然埃洛伊先生还在街上走着,他多情的心却早已飞到了情人身边,和她谈着,笑着。一向是自恃清高的人,但到了她面前,他愿意不惜代价地逗她笑,告诉她房东太太家男佣的八卦非闻。他会放下他的一一切架子,竭力讨好她,他像是在战场上搏杀的将领。她笑,就是这场战争的周期性胜利;她沉默不语,便是一阵紧张的对敌情的揣测。他的命运,似乎全执掌在这个姑娘的手里。
但是古代为情所困的艺术家们也不在少数,是不是对爱情的悲惨经历最能造就一个人对人生的思考,从而产生伟大的思想和艺术?不得而知。德终身未娶,尼采也同样。埃洛伊开始慌张了他是很想留名于群星闪耀的艺术史思想史的。他又难以舍弃心爱的葛莉娅,尽管这二者并不构成关系,但他却自然而然地先入为主,开始作"艰难的判断”了。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颈脖上那副厚厚的格纹围巾他不知道是要保留着自己所谓的艺术家气息,还是要去追求自由和爱情。道路两旁空落落的枝干,映照的他的心也空落落的。就在这样的一大片厚重的空落落中,夜幕不动声色地低垂,一点点垂到了远处的山脚下,笼罩住了整个因为他们这些艺术家而富有韵致的巴黎,富有情调的拉丁区。
埃洛伊逐渐对这地方产生了留恋,虽然他知道自己这天什么都没写, 也什么都没有做。化已经走得太远了,他不想再回到那个黑暗的小阁楼了。这里的夜晚并不很冷,他也穿足了衣服。夜色好像是有魔力一般,一切处在夜晚的人都会微醺,变得冲动又难以理性衡量。他做出了一件让人不得解的事情,他在对葛莉娅的思念中,用长长的厚围市包裹住自己,躺在了路边的砖地上,雪已经停了。
他枕着手臂,仰望着星空。
他开始幻想,葛莉娅挽着已经成为法国诗坛巨星级的自己走在巴黎的街头,梧桐叶子重新长了出来,他给她念着自己写的情诗。他把自己的诗结集出版,摆在书店最畅销的那栏。他把自己的书寄给所有她的朋友们,好让那些朋友看到美丽的小葛莉娅嫁了一个多么有才华的人。他再也不用对出版社的那些拿工资的编辑们卑躬屈膝,他们反倒以刊他的诗句为骄傲。
我的诗集一定要有很多给她写的诗埃洛伊先生这样想。想着,他就开始遣词造句。
“爱意是无形的
尽管我早已看到它满溢我心”他想了想,又加上几句。旦我无意看到你的一颦一动爱意,就如同初春酒窖中解冻的啤酒,热切而迅疾地为你散去,向着你的方向缓缓流淌去”
埃洛伊对自己的成果很满意,虽然这首诗和冬天点关 系都没有,但他起码证明了自己没有江郎才尽。创作者很容易满足,方式有两种,要么被别人理解,要么谁都无法理解他。他闭上了眼,开始构想后文。
“他重新睁开眼,望着灿烂的银河,然后翻了个身。也许睡着了,也许没有,也许在幻想着其他什么事情。
第二天清晨,他随着温和的日光醒来,昨夜的雪早已化了大半,他的围巾也已经湿了大半。他零零星星想起昨夜写下的诗篇,他觉得这可能是他所写过最好的诗,就是因为这些诗,他头一次觉得生活是充满希望的。埃洛伊先生决定马上回到阁楼,把诗写下来。然后坐公车去一趟报社,果他们要他的稿子,他就拿了稿费回来交租,然后在剩余的一周里都不用担心被赶走。如果他们拒稿,他就和他们辩驳通道理一 他是不怕辩仑的。
他站起身遥望回程的山坡,远远看到一辆巨大的推车从山顶被丢下来,大推车上载着他的红皮箱。当圣母院广场前看不到鸽子,市政府账单上多了一笔停战日的焰火支出,教堂周边的女贞落下最后一片叶子,晚报上的诗歌专栏也多了些描写雪景的抒情诗时,你要知道,巴黎的冬天就真正来到了。
住在拉丁区的诗人们分为两种:一种不慕钱财,一种追名逐利。后种总是占大多数。他们整日写诗,然后寄给有名望、有头衔的文人,或者报社的编辑。寄信时,他们常常写些真挚的奉承话,然后盖上火漆,用漂亮的意大利手写体写上问候的话语;如果是寄给编辑,则写些关心问候他们繁忙公务的句子,那语气和架势简直比最体贴的情人还要温柔,还要关怀他们的身体与工作。但当给编辑发出的又一次信件石沉大海,者收到一封不带任何感情,仅仅印了个编辑部主任签名的退稿信,他们就要拍案发怒。还要在自己的阁楼里大声咒骂那群编辑,好像比最脾气暴躁的太太还声色俱厉。
而埃洛伊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几年前从大学的古代诗歌系毕业后,拎着-一个红色漆皮小行李箱,在拉丁区租了一间这样的小阁楼。用以写诗,创作,以及给编辑们写奉承话。就像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为美第奇呈献的献词,或者康德在出版著名三大批判时敬献的序言样,他把这样的奉承话称为“当代艺术必经的途径”,只要有人批驳他的做法,他就援引出一系列古代史中的典故来驳倒他,这也导致他被人们称为“啃史书的诡辩家"。
埃洛伊的平日作风却真像个真正的诗人,他总是戴着丽池公园里文艺老头们戴的贝雷帽,穿着拿破仑时代样式的灰风衣,像于连一样把卷发披在脑后。
到了冬天,他就围上厚厚的方格子围巾,一副艺术家派头。 而这个冬天也不例外。不仅如此,他还要费精力写些与冬天的意 象有关的东西, 因为报社乐于看到有和季节时令所相符的诗次,刊登在他们的专栏。好像因为这样,这些报纸的版式看上去就更漂亮,价格好像也就能提高几毛钱似的。
这个平常的下午,窗外不紧不慢地飘着雪花, 他扣上帽子,出门寻找灵感。在下楼梯时他想,人的思想本来是为自己控制,如今却要为写出点略微动人的诗篇,就得百般迁就自己的想法,好让灵感缪斯眷顾它。埃洛伊所追求的无非是两件事:乏善可陈的用以缴纳房租的稿费,以及让他挂念的心上人葛莉娅。
走在街上,他的帽子上落满了细雪,无声地化开在廉价的棉布里。好像有什么想法如同冰凉的雪水样进入了他的思维。他的思绪开始跑偏,他是个博学的人。而这类人都有一个古怪的特点,总是在闲暇的时候思接千古,前些日子他的朋友赫尔雷就因为走在大街上左思右想而撞上了一位伯爵小姐,那小姐也是通情达理,见他身无分文就没再追究。
这类人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若是他们愿意为政治效劳,或者在什么国家单位做事,他们的生活会很滋润,地位也会随着工作年份而水涨船高。但很多这类自恃才傲的人都不乐意为他们奔走,听他们差遣。很多嫉妒他们才气的人也以此而“可怜”他们自找穷苦。想到这里他却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那类人。但是我们的读者再回过头来看,他奉承那些执掌退稿权的编辑们,又和很多文学生给政府官员办事儿有什么区别呢?只不过是前者得到认可,后者只得到报酬而已。
这几天是房子交租的最后期限,如果他明天不能把房租交上,那么房东先生就会赶他走,心上人葛莉娅也会觉得他不可托靠。
这就意味着他必须得在今天写完诗稿,去邮局寄给报社,然后祈祷能过稿,最快的情况下把稿费寄过来,才能免于被房东先生赶出家门的命运。因为一旦有人交不上房钱,这个房东就会拿个大推车, 把他的行李装上去,- 路丢下山坡。而且只要他这样做了,就不再给那个可怜租客拖延的机会,因为不出两个小时,就会有新的租客搬进去一-这一点是远近闻名的。
这事换到其他人头上,会先去找灵感,写诗,然后下午就去邮局发加急件,但是我们的埃洛伊先生却开始浮想联翩。古代的艺术家都备受尊崇,而现代的诗人如他,却在房东先生的逼迫下苟且度日。达芬奇的住所被弗朗索瓦一世指派在自己的寓所旁,他尊崇他的创作,把他的画作小心翼翼地张贴装裱在最显眼的走廊中。同样是艺术家,他自己却被编辑的喜怒哀乐支配,他没退的诗稿也被捡去当柴火。退一万步讲,古代艺术家们至少不会被房东先生胁迫着生活,拿着一杆杆子在拉丁区一座私人寓馆到处敲玻璃收房费。埃洛伊绊到了一块小石头,这使他踉跄了一下。
但却没有让他摔倒。这并没有打断他的思绪,让他回忆起来自己还要写诗交房租这码事。反而让他想到了葛莉娅,想到她浅金色的头发,在阳光下好像是浅湖泛着软软的水波。也想起她深栗色的,小驯鹿一般的眼睛。当他深深地凝望它们,抚摸着她柔软的金发时,他就会因为她那令人震颤的美而不安起来。
虽然埃洛伊先生还在街上走着,他多情的心却早已飞到了情人身边,和她谈着,笑着。一向是自恃清高的人,但到了她面前,他愿意不惜代价地逗她笑,告诉她房东太太家男佣的八卦非闻。他会放下他的一一切架子,竭力讨好她,他像是在战场上搏杀的将领。她笑,就是这场战争的周期性胜利;她沉默不语,便是一阵紧张的对敌情的揣测。他的命运,似乎全执掌在这个姑娘的手里。
但是古代为情所困的艺术家们也不在少数,是不是对爱情的悲惨经历最能造就一个人对人生的思考,从而产生伟大的思想和艺术?不得而知。德终身未娶,尼采也同样。埃洛伊开始慌张了他是很想留名于群星闪耀的艺术史思想史的。他又难以舍弃心爱的葛莉娅,尽管这二者并不构成关系,但他却自然而然地先入为主,开始作"艰难的判断”了。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颈脖上那副厚厚的格纹围巾他不知道是要保留着自己所谓的艺术家气息,还是要去追求自由和爱情。道路两旁空落落的枝干,映照的他的心也空落落的。就在这样的一大片厚重的空落落中,夜幕不动声色地低垂,一点点垂到了远处的山脚下,笼罩住了整个因为他们这些艺术家而富有韵致的巴黎,富有情调的拉丁区。
埃洛伊逐渐对这地方产生了留恋,虽然他知道自己这天什么都没写, 也什么都没有做。化已经走得太远了,他不想再回到那个黑暗的小阁楼了。这里的夜晚并不很冷,他也穿足了衣服。夜色好像是有魔力一般,一切处在夜晚的人都会微醺,变得冲动又难以理性衡量。他做出了一件让人不得解的事情,他在对葛莉娅的思念中,用长长的厚围市包裹住自己,躺在了路边的砖地上,雪已经停了。
他枕着手臂,仰望着星空。
他开始幻想,葛莉娅挽着已经成为法国诗坛巨星级的自己走在巴黎的街头,梧桐叶子重新长了出来,他给她念着自己写的情诗。他把自己的诗结集出版,摆在书店最畅销的那栏。他把自己的书寄给所有她的朋友们,好让那些朋友看到美丽的小葛莉娅嫁了一个多么有才华的人。他再也不用对出版社的那些拿工资的编辑们卑躬屈膝,他们反倒以刊他的诗句为骄傲。
我的诗集一定要有很多给她写的诗埃洛伊先生这样想。想着,他就开始遣词造句。
“爱意是无形的
尽管我早已看到它满溢我心”他想了想,又加上几句。旦我无意看到你的一颦一动爱意,就如同初春酒窖中解冻的啤酒,热切而迅疾地为你散去,向着你的方向缓缓流淌去”
埃洛伊对自己的成果很满意,虽然这首诗和冬天点关 系都没有,但他起码证明了自己没有江郎才尽。创作者很容易满足,方式有两种,要么被别人理解,要么谁都无法理解他。他闭上了眼,开始构想后文。
“他重新睁开眼,望着灿烂的银河,然后翻了个身。也许睡着了,也许没有,也许在幻想着其他什么事情。
第二天清晨,他随着温和的日光醒来,昨夜的雪早已化了大半,他的围巾也已经湿了大半。他零零星星想起昨夜写下的诗篇,他觉得这可能是他所写过最好的诗,就是因为这些诗,他头一次觉得生活是充满希望的。埃洛伊先生决定马上回到阁楼,把诗写下来。然后坐公车去一趟报社,果他们要他的稿子,他就拿了稿费回来交租,然后在剩余的一周里都不用担心被赶走。如果他们拒稿,他就和他们辩驳通道理一 他是不怕辩仑的。
他站起身遥望回程的山坡,远远看到一辆巨大的推车从山顶被丢下来,大推车上载着他的红皮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