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也许是在很久之前,或者是在更早之前,不知道为什么,有的花店开始卖那种不带泥的花了。他们把花从深厚潮湿的泥土中掘出,把花的根与茎洗得干干净净,甚至是剪去,去掉所有棕颜色的泥,再插到被誉为“生命之源”的水里边。经过这种工艺的花,短的能活几星期,长的也许能活几个月,甚至几年,颜色又鲜艳……
确实,很多人喜欢这种花。在杯状容器里随风摇曳,或是在陶瓷花瓶里散发出令人向往的香气。有的妖娆婀娜,有的又给人以暗香疏影的感觉。路过花店时,我曾感叹过,世间竟会有如此完美的人与自然共同的造物,这是多么奇妙啊,这种手艺留下了人间最清丽的美,是那么完美,甚至还脱离了原有的肮脏的泥……泥?我突然醒悟。泥是花得根啊!泥孕育了花,花是泥的一部分,而人们又把花从泥土之中完全剥离出来,那这花,真的能叫花吗?从这以后,每当我看到这种近乎完美的花,心中竟再也生不出仰慕之情,反而感觉这种美更像凄美,心中生出怜悯之心来。那些花是那么柔弱,那么没有生气,我都不忍去多看一眼。
泥是花的根,泥也是我们的根。“土”在传统里就有根、本的隐意,几千年前一直到现在,我们都靠土来生存。春去冬来,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们变了,但土并没有变,我们与土之间的联系也没有变。土还是像几千年前一样任劳任怨地赐予我们生。我们发展又发展,到现在还是得靠土来生存。水啊,氧气啊,甚至是整个地球啊,都是这样。不仅要像养孩子一样养着我们,还要像样我们一样养着天地间地万物,不求任何回报。但我们对它们的伤害却从未停止。花脱离泥的拥抱也许是被迫的,但我们却在伤害着这个已经照顾了我们照顾了万物不知道多少年的根。身为其中的一员,我深感愧疚。
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说要不忘本来,才能更好面向未来。可在面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是否不忘本来,面向未来了呢?如今的时代,不忘本来是有的,面向未来也是有的。世界成立了世界环保组织、自然基金会,国家也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组织与条例在深刻反思过去的同时也有远大的目光,在宏观上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力量保证。可我们,有没有真正把环境保护放到心上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