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暖暖的阳光从窗户照进房间,女孩惊奇地在地上找到一本书页泛黄的童话。与你的初遇是碰巧,也是必然。
就此展开追逐文学之光的道路。
半夜的月光清冷,女孩一边回应着妈妈的催促,一边抑制着内心疯狂的喜悦,了,关上房门和电灯,抓起新买的书和手电,一下子钻进被窝。橘黄的手电的灯照着书页,又映在女孩的脸上,显得那么恬静安然。女孩的眼中尽是渴求与沉醉,银白的月光与手电的炽热之光交相辉映,谱写了童年美好的一章。
后来喜欢在日暮里看书。天边的那抹胭脂红,是画家不小心打翻的颜料吧?还没来得及收拾,它便快速晕染开来。粉红中带点橘子气,轻轻地洒在书面上。
少女趴在阳台上,一只手漫不经心地托着下巴,另一只手轻翻着摊开的散文集,双腿在空中悠悠荡荡,像是踩着日暮的节拍,晃呀晃的。少女的目光追逐着一行行文字,温柔中带点年少的轻快。读到了触动心扉的句段时,少女细细地品味着,而又抬头望向渐落的夕阳,就着阳光,把文字细细撕碎,又融进自己的思想,掺和成带着阳光气息的淡墨,注入笔尖,随手写下一负芳华。一页又一页的芳华,恰似一只只白蛱蝶,,陪伴了少女一个又一个的日暮,飞过一本又一本的散文集。再后来,蝶儿越聚越多,产疑成了一缕白净的光,温暖了岁月时光。
再后来,无意间读到了苏轼的诗词,至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书柜上诗词愈来愈多,床头的几本散文集也都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诗词数本。少女喜欢在清晨时,拥抱初升的太阳,品几句诗词的轻快、向上,或是放学后,在操场上,迎着日暮,唱几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或是半夜时,像多年前的苏子一般,望着圆月,轻吟一曲水调歌头。在黑暗与泥泞中,诗词给了少女希望与温暖,让她能咬牙坚持熬过一个又一个黑夜,最终迎来请晨之光。
那个清晨,少女深情地注视着那缕文学之光,轻声深情道:“谢谢你,我的光”。
时间在流逝,从前打着手电、迎着日光记下的一幕幕情节渐渐谈去,文学之光却没有失色,它还是那般温暖明亮,灿烂了我的整个少女时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