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一吹,水飘起来便成了雪,漫天;雪散开来落下就成了花,遍地。松树上的薄雪与针叶交织在一起,映着那条由深深浅浅的脚印勾勒出的小路,颇有一种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中所讲的禅意,一份清淡的欢愉。
北海道的雪是迷人的,厚厚的一叠,脚一踩,仿佛整个人都要陷进去。就是这种魔力,我一步步走进了雪的深处,走近了一座古老的草庵。
父母都不在身边,但院子里的那份恬静让我心安。我坐在草庵的门槛上,静静地看一位老人栽着一株樱花树。老人鬓角已是全白,穿着黑色布衣,手里拿着一支铁耙 ,他沉静地、细心地将树苗栽下。此情此景,有一种淳朴、坦然、纯粹的意境。
抬头看见我,他平淡地说,来喝杯茶吧。不久,他就沏了一杯茶来,透明的杯中,汤清叶绿,宛如水洗翡翠,伴随着水雾的轻盈升腾,清幽的茶香也随之弥漫缥缈,似有似无。闭上眼睛细细品茗,清新爽口,苦涩后泛出淡淡的甜,心中不由得出现了一份清淡的欢愉。
为了打破这份尴尬,布衣老人操着一份熟练的普通话,徐徐道:“一杯好茶应该由三个因素决定,优质的茶叶、甘甜的泉水和恰当的泡茶技艺。”“泡茶的时候,不同的茶要把握好不同开水浸泡水的时间,时间长了,茶会变苦;时间短了,茶会变淡。所以,想泡出一杯好茶,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日积月累的经验”“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我告别了他后,心里暗暗反复琢磨着“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这句话。
从先前的路回去,松树簌簌响着,我眼看着有几片雪落下,便找准时机接住。在接到的瞬间,我茅塞顿开,暗暗道,果然是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这种小小的有些自得的幸福,又给我带来了一份清欢。
泡茶时的把控时机,正是一个人如何抓住人生机遇最好的诠释。快了则时机不成熟,慢了则会失之交臂,其中所需要掌握的度当然也如泡茶一样,与人的经验和阅历有关。
布衣老人的一番人生感悟,引人深思。的确,再引用林清玄的话说,人生的滋味尽显于茶,品尝茶也是对人生的体味感悟。
清欢这个词语,“清”是清淡,“欢”是欢愉,正如我因为理解了一位老人而感到欢喜,因为一杯茶、一份宁静而感到舒心,清欢是随心所欲的,是发自内心的,只要心中有乐,无论何处都有清欢,有独属于自己的幸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