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小雨混杂着桃雾下个不停,在山涧的上空布满一层重甸甸的大雾。雨滴从青黛色的灰瓦落下,滴答在青灰的石板上,叮叮咚咚的鼓点让在屋檐下作画的我心烦意乱。
我轻掂起画笔,羊毫在墨研中蘸取一点胭脂,照着院中的一株桃树,在青山灰瓦中点缀。可是却总是无法如心所意,点点的胭脂红在画中晕染开来,染成桃红,晕成浅绛,不久便污了大片的画纸。
“只知道炫笔法,美感在哪里?”、“国画追求的是淡雅,不是西方油画的浓墨重彩!”、“唉,你其实很有绘画的天赋,但还需要更深的理解···”国画老师的教育声、训斥声仿佛仍萦绕在我的耳畔。我放下画笔,满脸疲惫地起身,不打算再继续再画纸上挥毫泼墨。
“嘎吱”姥姥轻轻地推开院子里的老木门:“孩子,画累了就吃一点桃子休息吧。”姥姥把一个装满蜜桃的瓷盘放在画桌上,画桌上那幅“失败”的桃花仍然没有揭下。
我又重新坐回椅上,姥姥坐在一旁。静看天山一色,倾听风起雨落,姥姥就只是坐在那儿,显得既安静又慈祥,宛若风雨中绽放的一朵浅绛。
我吃着手里的蜜桃,虽然唇齿留香,但心中仍是氤氲着一缕苦涩。我坐在姥姥的身旁,小心翼翼地倾诉着内心的苦闷:“姥姥,我感觉国画好麻烦,我不想再学国画了。”
“为什么呢?”姥姥微微睁眼,不急不躁,全是平静与祥和,似乎早就读懂了我内心的苦闷。
“国画它不像油画,失误了还可以再厚涂补救。国画失误一笔就全盘皆输。”姥姥笑而不语,取起那支羊毫笔,在画纸上补了一些茶褐色的细枝。寥寥几笔,就勾画了一片漫山遍野的桃林。并上题“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行小字。
我惊愕,姥姥轻轻点了点那盘蜜桃:“你知道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吗?”我摇头,姥姥起身,将我带到了老屋的后山——那也是一片漫山遍野的桃林。
细密的雨丝伴随着风微微倾下,刺破了殷红的桃花。地上还散落着瘦弱的白桃——虽然它们太过于瘦弱,被风雨打落在地,但仍不失往年的芬芳。它们聚在一起,抗争着雨,构成了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风景。
“你知道这些桃子来自哪里吗?”姥姥侧过脸,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
“我知道。”我看看这些柔弱的花儿:“但,它们能结出果实吗?”
“哪怕外表再柔弱,内心坚强,也能够结出芬芳的果实。”
是啊,哪怕再柔弱,遭受了命运中风雨的摧残。但只要坚定着心中的方向,也能够绽放内心深处的花朵,结出芬芳的果实。
也许此后,姥姥无法再继续陪伴着我继续前行。但每当我在生命的旅途中失意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姥姥那慈祥的面庞、无人的老屋、以及那成片的桃花。
每当我在生命的原野中受挫的时候,我都会在梦中随着姥姥来到后山,重温童年时代的记忆,再嗅嗅那漫山遍野的桃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