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草倔强地从青石板缝隙拱起,肆意横生。水汽于初秋枝头惆怅,凝为露悬然欲泣。亲爱的旅人,且暂歇片刻,你难道未曾见,那纷乱的杂草遮蔽了小径,薄雾漾起将去向朦胧。你颔首疾步而行,何不驻足拨开前路迷茫,拷问自己的灵魂,所行何处?
亲爱的旅人,也许你的灵魂已于迷雾中流浪多时。在冷寂的夜晚,在沉默的案前,在放空出神时,亦或是在众人的肆意大笑之间时,你面对众人,背对自己。有意或无意,麻痹或藏起了灵魂,为达对岸而一味低头向前,直至深陷漩涡,所向迷失,方察觉早已无处找寻来时的路,目光所及,皆是荒芜。
灵魂囹圄,禁锢于生锈的铁链,却仍要从中迸射出光来。一方教室关不住我远航的热忱,乏味的现实无法阻挡灵魂陟遐远方。我还没有饮过喜马拉雅的空气,没有拂过脉脉西湖的涟漪,没有与太白共赏黄河之水自天际奔涌而下,没有赴醉翁之宴的一酌佳酿与君同醉。即使也许被置于角落,默默蒙尘,灵魂依旧在尘封的一隅,缄默而炙热。
亲爱的旅人,我愿你择一处清净,觅一缕余晖,敛去一身燥气,拷问自己的灵魂,与自己畅谈一番。常常拷问自己的人,大多拥有着一种“自省的智慧”,在对自我的不断反省中,检查自己的言行,明确奔赴的方向,明晰自己的思想,而后认识自己,如同大浪淘沙般去粗取精,完善自我,在一次次的自我矫正中不再迷茫,趋于本心。
如同湮于洪流之中的沙砾被四方波动所左右,随波逐流,拷问灵魂同样意味着可能被世俗纷扰所裹挟而迷失方向。如果说,我们的人生是由一次次的选择构筑的旅程,那么选择则是我们摇摆不定时拷问灵魂的结果的呈现。那么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还是随流而走,是直面挑战,还是落荒而逃,是选择喧嚣的一时功利,还是选择持久平静的善良……都是我们要拷问自己的问题,当选择之后,千帆过尽,最终留下的便是一片独属于自己的风景。
于残夜起身,倚窗而观,杂草枯败,雾霭散去,显出块块青石板来,铺成小径向太阳升起处绵延,空气中氤氲着些许湿意,清新而又明快。抬头远望,却见夜空已被渐渐稀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